新闻资讯
News
浅议集成建筑应用坡地建筑的可行性
2017-11-2812:28:00来源:
一、何为山地建筑
它是指结合地貌特征,依照坡度差异进行建筑布局,起到错落有致的效果,使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相协调,从而避免高切坡现象的建筑形态。其主要表现形式可分为地下式(如窑洞)、地表式(建筑与倾斜地面直接接触)、架空式(如吊脚楼)。坡度在10%以上时,属于陡坡地,建筑群布置将受地形高差限制,建筑内设有梯级,该范围内建筑则属于山地建筑设计范畴;坡度在10%以下,建筑布局则不受限制。
山地建筑在我国极少被采用,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坐落在平原地区,大都是在平地上起建筑,即使是山地也是“夷高台为平地”的建造模式。在我国,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3。出于开拓生存空间、获取山地资源和回归自然的需要,人们对山地建筑的期待越来越多。
二、何为集成建筑
何为集成建筑?集成建筑是以专业化大工厂和社会化协作的生产方式,将建筑部件加以装配集成,为市场提供终极完善产品的全新建筑体系。集成建筑不仅是建筑部件、构配件的集成,也是集优选的方案、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性能优良的材料设备于一体的优化集成产品。集成建筑的建设安装生产摆脱了传统的水、灰、砂、石、手工式的粗放劳动和湿作业现场生产。其特点是一种专业化设计,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生产,易于拆迁、仓储,可多次重复使用、周转的临时或具有永久性质的建筑。
三、山地应用集成建筑的可行性
· 集成建筑具有模块化、轻量化、定制化、安装便捷化,大部分属于现场干作业,符合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发展。集成建筑这些特点比较适合发展山地建筑。
四、如何推广集成模式的三地建筑—建筑师认可是关键
建筑新模式的应用离不开建筑设计师的认可与应用推广。以下是可以向设计师交流理念。
1、建筑师考虑自然与人的关系、山与建筑的关系,让人随时可以呼吸到山,呼吸到风,呼吸到树,呼吸到云,呼吸到水,给予人与自然充分交流与眺望的空间―――这是有健康概念的集成建筑,也正因为把人从密闭的建筑中释放出来,所以世界变大了。
2、 山体自然起伏,每一隅土地都有优美的弧度,在这拥有弧度的土地上与周围生态打好关系,与自然打成一片的房子,自律精练,构成最大气度、最上乘的建筑氛围。因为这先天的弧度,使得每幢建筑都依靠地势进行空间、景观的自然过渡。居其中,可以透过在空间中的自由爬升、陡降、转进、暂留的形式,尽享各个景点的耳听、眼观、鼻嗅、足触等不同感受,如庄子形容的:有星有鸟的天籁和气、有水有风有树的地籁和声、有歌有情的人籁和谐。
地球生成,让无机物因光而有了生机,光能以数十亿的力量演化万物,那都是我们现在存活的理由。当我们在人间经历了几十年的浩劫之后,大量折损的有限的体力与能力,需要回到生物最初维生的光能补给。
3、集成建筑的太阳能一体化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和新风系统,赋予了建筑新的生命
集成建筑在汲取了太阳的精华,空气的鲜氧,丰润雨水、森林的维他命之后,水泥也有了生命。在鲜氧横行的森呼吸中,所有的时间都停止了,建筑与人都进入一个深层的冥眠状态,从砖头到水泥,从室内到室外,从五脏到六腑,从皮肤里到皮肤外,看似静止不动但体内却是深度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