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集成与创新——海绵城市建设的痛点
2018-01-2411:17:00来源:绿建之窗
【绿建之窗导读】今年中国从南到北连降大雨,至少造成79个城市出现严重的内涝,暴露出国内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缺陷。不过,今年的水灾也会带来一个推动——国内的“海绵城市”建设将会加速。
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及,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建设“海绵城市”已经成了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在暴雨洪涝频现的情况下,那些易涝区也宜摁下“海绵城市”建设的快进键。
“海绵城市”旨在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这也契合城市防涝之需——城市治涝,无非是三个层面,一是在城市规划上辟出更多湿地用于蓄洪、滞洪;二是扩建、疏浚城市排水系统,提高排涝防灾标准;三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通过泵站抽排等应急手段,尽可能减少严重渍水的形成。
据了解,2015年,国内公布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今年4月再公布包括北京在内的14个试点城市,京、沪、深等一线城市上榜。迄今,国内已有100多个城市制订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以北京为例,城区将新建73处蓄洪蓄涝区,可存贮超过1000万立方米的雨水。河北张家口市规划将70%的降雨就地利用。浙江宁波市计划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5%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多个城市的这些计划并不是新闻,但在今年各地水灾后,上述计划的落实有可能加快,这将会在今年和未来两年形成城市更新建设中的新亮点。
不过,国内海绵城市建设也存在痛点。有建筑工程师表示,虽然“海绵城市”现在比较受关注,但真正实施需要一些创新:机制方面,城市规划角度和各项规划、多规融合是需要平衡的,而大规划和专项规划之间的融合,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智慧手段。建设过程中,关注怎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有效的集成也是需要建设管理部门的创新;后期运行管理,更需要创新;怎么使地理信息、信息技术真正地达到效果更是需要创新。
有城市规划人士认为,“海绵城市”应该与“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有机结合。第一阶段,将现有的土壤、水文、植被等基础数据整合到一个系统之中;第二个阶段,对整合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径流分析、水文分析、防洪排涝的分析;第三阶段是,管理运营阶段,实现精细化管理,包括实时数据采集、监测风险预告等,以便于后期运营和维护。